3月4日下午,我馆受邀与湖南一师一附小联合举办馆校共建红色思政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我馆馆长杨丹、副馆长张颖和一附小校长方芳、副校长潘勇等老师齐聚一堂,在梯度化课程开发、跨学科融合教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此次专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我馆与一附小在红色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转化上的深度合作,更彰显馆校协同育人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保护运用好”一师红色资源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标,紧扣“长在馆里的孩子”这一主题,深入探讨纪念馆红色资源与基础教育融合路径,旨在通过馆校双方的紧密合作,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红色思政课程体系,为新时代青少年注入红色基因,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讨会上,大家讨论积极,现场气氛热烈。双方明确了构建覆盖小学全学段全学科的红色思政课程框架,即课程设计涵盖低、中、高学段,设定梯度目标,打破学科壁垒,将红色文化融入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教学。低年级学生借助红色故事启蒙情感认知,中高年级则通过树立远大志向及实践研学活动深化精神体悟,构建出“情感认知—志向萌发—实践行动”的阶梯式培养路径。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打破传统框架,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同时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动,共同构建“场馆+校园+社会”的立体化育人环境,以此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深度协同,共同塑造协同育人的品牌形象。

下一步,双方将携手共建系统化红色思政课程体系,尽快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红色教育模式,推动红色资源向基础教育有效转化,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展望未来,我馆将继续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与更多学校深化合作,为红色思政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一审:颜蒹葭;二审:张颖;三审: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