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指示,积极响应中央文件精神,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共同开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每周末,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各学院学生前往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开展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在馆校协同育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此次实践教学改革,巧妙地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与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和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深切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实践教学共6课时:2课时参观城南校区红色资源,2课时讨论课程目标与参观体验,2课时撰写并提交心得体会由教师批阅。在人员分工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教师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共同备课,纪念馆负责学生的参观和讲解,授课教师则承担起组织讨论、布置观后感写作以及收集、评阅作业的任务。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紧跟讲解员的步伐,聚精会神地聆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第一师范的求学故事、工作经历以及早期的革命风云,仔细观赏馆内珍藏的文物与历史资料,深刻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所带来的震撼。讨论课上,大家围绕“毛泽东、蔡和森等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教学,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24思政1班的张同学说:“以前学习近现代史,感觉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比较抽象。这次亲临纪念馆,亲眼目睹那些真实的历史场景和珍贵文物,仿佛穿越时空,让历史在我眼前生动再现,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奉献和牺牲精神。”
此次馆校携手开展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是一次富有创意的尝试,旨在深入挖掘学校独特的红色资源,精心打造具有一师鲜明特色的大思政课堂,以此培育具有高尚师魂的教育工作者,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代代传承。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审:颜蒹葭;二审:张颖;三审:杨丹)